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普遍进入衰退,各国当局纷纷采取超常规的宽松政策以应对冲击。中国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率先走出疫情影响,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偶有的小型爆发不会造成广泛影响。海外疫情仍然严重,欧洲有所好转,但美国及巴西尚未见到疫情拐点,成为疫情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之后快速改善,生产端改善快于需求端,内需快于外需。工业生产和房地产投资已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制造业投资中高端门类恢复较快,但总体仍然较弱。基建投资增速目前仍然较低,财政政策从减税降费转向基建将带动下半年基建投资提速。居民消费仍然偏弱,失业率仍在高位,各地防控措施逐渐放开之后服务业就业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各级政府鼓励消费的政策陆续实施,居民消费将逐步恢复。总体而言,内需恢复的确定性较强。
疫情初期,中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应对冲击,当前国内疫情大体得到控制点情况之下,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财政政策转向“两新一重”领域的基建投资,预计下半年将体现在经济数据上。经济数据的改善和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导致债券收益率自低位上行后转入区间震荡。
外部不确定性尤其是源自美国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一方面美国疫情每日新增确诊在刚刚出现平缓迹象后,于6月中旬再度急剧上升,引发经济复苏被打断或延迟的担忧。美国失业数据在快速飙升之后有所改善,但疫情导致经济重启计划有所推迟,失业数据可能会有反复。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必定左右中美关系走势,若中美冲突再度升温,则会再度冲击商业信心、经济预期和市场情绪,压制全球经济复苏。美联储保持货币政策宽松并持续推出各项创新政策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美国财政政策也保持极度宽松状态,部分有助于经济度过冲击,但由于美国财政政策近年来总体处于宽松状态,美国政府债务将被进一步推高。
短期内预计中国复苏的确定性上升,A股及港股配置价值凸显。中期内,外部不确定性仍有可能上升,外需下滑也会对出口部门造成不利影响。结合这一判断,短期内将保持中高股票仓位运行,主要配置受益于经济复苏和风险偏好上升的标的。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0680元,累计净值为1.0680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3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