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季度,经济再度转弱,无论是消费还是出口都比年初预想要偏弱,叠加美债收益率不断走高和美元指数一直表现强势,这对国内市场的信心影响比较大。本季度,以高股息为代表的低波红利风格表现强势,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成长类个股跌幅较大,而地产、新能源及消费相关的股票则继续延续弱势。其中,沪深300下跌3.98%,而创业板指和科创50表现也较差,分别下跌9.53%和11.67%。
本季度,我们的基金表现一般,录得负收益,但跑赢半导体指数。本季度,组合继续保持专注半导体的投资策略。我们依然保留着初心,我们始终坚持投资具有伟大前景的新兴产业企业,并伴随他们的成长,而不是趋势增强、寻求市场热点。我们相信未来的胜者一定是不断高强度投入的企业。尽管这些企业不一定是当前的焦点,但是,我们相信厚积薄发才能换取长期的发展。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难与痛苦,我们仍会坚持我们的选择和风格,也会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持仓组合。
在上个季度报告中,我们表达了非常鲜明看好市场的观点,但是,宏观经济的复杂性超出我们的预期。年初,大家普遍认为美国衰退、利率下行,事实上却是美国经济韧性远超市场预期,美债利率创出新高。同样,大家年初普遍预期疫情退却之后,中国经济和消费都将会走向复苏,实际上是三年疫情的确透支了我们的居民资产负债表,消费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也比预想要更加慢。这都导致半导体的复苏虽然到来,但是力度偏弱。地产利好政策也频出,三箭齐发也无法改变地产销售的颓势,地产时代的落幕已经是必然的,过高的居民资产负债率束缚了居民加杠杆的能力,收入增长预期的破坏以及人口拐点已现,房地产不可能回到从前。地产时代的落幕同样束缚了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老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新旧引擎的切换带来的痛苦期让大家的体感都不佳。这也让很多人纷纷参照日本当年“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行过度演绎,进而加深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1990年前后,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由此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大量的企业出现了技术性破产,因此,越来越多企业这时不得不将盈利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投资和扩大业务,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负债最小化。对于这样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货币政策无效,日本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实际上,我们认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只是日本经济衰退的表象,更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被成功狙击和错过了互联网时代。新兴产业的失败才是日本长期衰退的根本原因,美国自80年代开始全力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并支持韩国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最终让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市占率从1988年的50.3%跌落到2019年的不足10%,在科技飞速发展的40年间折戟。同时,日本引以为傲的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韩国、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过程中被侵蚀得所剩无几。更糟糕的是,日本的大财团主导的模式让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非常狭小,而且过小的国内市场无法为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提供百花齐放的土壤,体制的约束和土壤的贫瘠都严重约束了日本国内互联网创业者的积极性。
因此,资产负债表衰退只是日本过去衰退的结果和表象,产业衰落才是根本原因,我们不能简单的类比。尽管当下我们体感并不太好,但是,我们不少新兴产业的确在快速崛起,并走向全球,我们并没有在产业上落伍,相反我们不断的进取和发展。不仅仅我们熟知的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全面领先,出口势如破竹的增长,甚至连中国造船业也开始全面超越韩国,中国在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接单654艘、1565CGT,以58%的市占率遥遥领先韩国27%的市占率。半导体产业经过四年的打压之后不断加速前行,Mate60的推出已经说明了轻舟已过万重山。过去四年已经充分表明了,美国对华的半导体政策在逻辑上存在“安全成本过高,进而危及安全本身”,过度的安全诉求使美国半导体产业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进一步萎缩,进而影响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本身,从而影响美国的安全本身。打压和制裁并没有降低中国半导体的发展速度,反倒是加速了,在某种程度上,制裁和打压最终帮助了一个并非“遥遥领先”的产品实现了“遥遥领先”的产品才配拥有的商业闭环。当然,中国半导体产业与海外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手机性能过剩让3nm和7nm制程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几乎体会不到多少差异,爱国情感的附加值成功让商业走向闭环。从更长远来看,商业闭环的成功将会彻底改变产业。不仅能培育完整的产业链,还能让本土零部件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这进一步增强本土产业的研发,从而打造出全产业链优势,同样的逻辑在新能源车产业也演绎了一遍。
国家之间的竞争表象是军事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之争,尤其是AI与半导体的竞争。过去三十年,我们把容易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石头。但是,现在的局面实际上是更有利于我们的。一方面是科技理论突破已经长期相对停滞,过去半个世纪几乎就没有重大科技理论创新,美国探索科技无人区的步伐一直在放缓,而我们的追赶速度却是不断在加快,双方的差距是不断缩小的;另一方面是半导体制造也在不断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即使现有的设备可以继续缩小晶体管,但是,我们并不能缩小原子,晶体管的尺寸越来越逼近于极限,因为它已经处于原子尺度了。然而,EUV之后的设备是什么?现在还见不到雏形。更先进制程的芯片的设计成本跳跃式上升,越来越少客户能达到门槛,3nm芯片的设计门槛高达6亿美元,缺乏超级应用的诞生也让手机等智能硬件显得性能过剩,需求是否能被市场买单又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都指望AI的大爆发。不同于手机的是,AI的硬件终端载体主要是服务器,服务器对体积和功耗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有足够的容忍度,这就又给中国企业在先进3D封装和结构创新上实现平替带来发挥的空间。而在海外,摩尔定律的极限也让以英伟达、AMD等为代表的AI芯片龙头开始走向先进封装的道路。半导体技术路线选择的殊途同归意味着先进封装在AI时代将大放异彩,而先进封装的制程还停留在微米级别,我国企业将不会受到供应链被卡死的困扰,这为我们的自主可控与国际接轨,打开空间和应用场景提供了有利的局面。
AI的热潮在三季度有所退潮,主要是ChatGPT活跃用户数见顶回落,市场的尝鲜劲头过去了。但是,AI产业还是在迅速发展,OpenAI近期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GPT-4V,在手机端增加了语言识别和语言输出能力,提升了手机端超级助理生态的应用场景,也增加了复杂图像理解能力,应用案例中对于生活常识、科学、数学相关的复杂图像可以高效解读。未来落地在相关的硬件终端,都会带来半导体的新一轮更替需求。而各巨头开始投资自己的芯片公司,将进一步促进IP、制造等产业的繁荣兴盛。但是,从短期来看,AI是否过热还是需要斟酌的,行业发展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行业应用也同样需要不断适配从而找出最佳的落地模式。不过,我们长期看好AI的发展,未来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扎根在这个行业的研究。
关于基金的策略容量
我们现在管理的优选、环保优势和创新成长等三支基金均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主要采取之前季报所描述的企业生命力评估的方法论策略。它们不仅会投资在企业成长爆发阶段,也会有大量投资于陪伴企业成长的早中期阶段,市值分布从30亿至万亿不等,行业分布也较为分散,体现为多层次均衡式投资。
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也定位为全行业基金,但是投资的企业会更偏重于大市值龙头成长股。
景顺长城公司治理基金和成长领航基金同样定位于均衡成长,但有较多仓位投资于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
景顺长城改革机遇基金的持仓结构基本与公司治理、成长领航一致,唯一不同就是仓位,改革机遇的仓位预计会在50-80%之间波动,大部分时间会在60-70%之间。由于对市场相对乐观,改革机遇的仓位现阶段略高于80%。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均是团队管理的行业型基金,分别聚焦于科技股与新能源产业。由于聚焦于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这两个基金会体现较高的波动率。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切入的方式实现持续的超额收益,并通过更专业的产业投资让投资者分享产业成长的红利。
我们不同的基金将会根据基金本身的规模、策略容量、申购赎回冲击力等因素制定申购限制,总体原则是希望基金规模相对平稳,避免规模急剧波动,这样可以确保申购赎回对基金的冲击尽可能小。
结束语
三季度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毫无疑问,我们错判了市场。上帝的视角回顾过去总是容易的,当下的决断总是困难与彷徨的。这两年的市场对基金经理来说挑战的确是空前的,我们也经常会处于彷徨和焦虑中,但是,抱怨和沮丧都无济于事,我们一定是低谷不屈,我们深信自己已为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我们会继续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扎根并深耕产业,打有准备的仗,当风来之时,我们能顺风而起。我们深知自己存在的价值,一切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我们不忘初心,希望能给客户创造价值,感恩所有持有人过去的支持与陪伴,我们努力做好,希望能为持有人带来正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3年3季度,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1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20%。
2023年3季度,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2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