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在2024年,基金依旧根据估值比价-行业景气度-宏观流动性框架(VIM框架)进行投资决策,全年大类资产波动放大,宏观交易对最终的影响较大。整体来看,决策受性价比因素影响权重高,因此交易偏左侧,最终盈利良好,但夏普比及波动率控制一般。
全年来看,宏观经济呈L型走势,自2季度有明显放缓后,在9月末的政策定调后,4季度经济动能有所修复。结合最新的数据看:1、官方PMI在下半年略持稳在50以上,M1增速在四季度连续3个月同比上行;2、财政顺周期压力较大,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全年缓降,制造业投资也缓降至9.2%,地产投资缺口延续,但边际上近月地产有企稳端倪;3、消费在下半年补贴政策下,增速回升,出口全年表现亮眼。再叠加通胀数据,PPI年末同比-2.3%,CPI年末同比0.1%,GDP平减指数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总结来看24年,经济处于偏通缩的环境中,但自9月以来,政策积极发力,边际企稳向上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在此大的宏观环境下,从产业链的盈利来看,中下游(制造、消费)等收入、盈利表现一般,已经较长期限无新增产能投资的上游和牌照类行业表现较好;从产业周期来看,成长板块以机器人、AI等为代表的行业空间较广;从信用扩张维度看,新旧生产力代表的债权、股权活跃度差异较大;从货币周期来看,当下货币当局大概率还是维持较宽松的货币环境。
具体落实到24年的投资上:1、债券全年趋势走强,其背后是有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的,但与此同时,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和绝对收益率水平也压缩到极低的水平;2、股票全年N型波动,9月份出现了转折,风格上也轮动加速;3、截止目前来看,24年的资产轮动有可能契合经济触底企稳的节奏,即从债券和红利股到成长股、周期消费类,后续还待观察。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报告期末,A类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净值为1.047元,份额累计净值为1.569元,本报告期内,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32%。
截至报告期末,C类基金份额:基金份额净值为1.039元,份额累计净值为1.521元,本报告期内,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3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年9月24日以来在强政策预期驱动下权益类资产表现较好,弱现实背景下长债涨幅较大,转债止盈压力有所兑现,但仍有较好估值优势。从估值比价-行业景气度-宏观流动性框架(VIM框架)定位,互换便利、增持回购再贷款和市值管理政策或有深远影响,财政预期比较充分,25年仍可能有增量政策。四季度宏观预期降低,PMI及工业增加值数据均较好,工业生产平稳运行,消费数据较差。社融增速或有恢复,满足了权益类资产上涨的必要条件,M1的拐点及持续性尚需持续观察。
在估值比价(Valuation)层面,长债收益快速超预期破历史低位,信用扩张周期决定了资产价格的轮动。在经济增长预期没有显著上修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性价比一般,流动性驱动的区间震荡反应了经济弱现实的状态。转债指数与中证1000相关度高,有左侧配置价值及补涨机会,偏债性转债仍有性价比。长端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在经历调整后,区间交易及杠杆套息策略占优。
从行业景气度(Industry)层面来看,行业策略短期失效,结合基本面变化且估值较低的方向,关注产业变革标的行业。如果财政发力政策兑现,则周期、消费机会较大。财政开支进度晚于预期,成长方向机会较多,高端制造、TMT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在25年依然相对占优。从分析师预期ROE增速来看,通讯设备、电源设备、乘用车的景气度较高,银行、电信运营、建筑施工的预期较差。历史水平来看,电源设备、化工、医药ROETTM处于过去十年低点,电信运营、石油开采、工业金属处于过去十年高点。
从宏观流动性(Macro)来看,美国大选后美元指数超预期走强,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美元指数不降反升,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短期央行有干预目标。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弱,扭转通缩预期是关注焦点,一季度是分歧较大的时间。财政政策以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发力方向初步明确,降息降准确定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