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对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说明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2013年市场,我们发现这是有着太多颠覆的一年。让我们首先用几个指数年度表现的差异来说明市场的结构性分化:2013年沪深300指数跌幅为7.65%,上证50指数跌幅则为15.23%,与此同时中证500指数的涨幅为16.89%,创业板综指的涨幅则高达74.73%。这种结构性的极度分化背后不仅是对新兴行业市场空间和企业竞争力认知的颠覆,更是对估值体系和价值观的某种颠覆。尽管我们依旧对其中的部分不能充分认知,但不可否认这种改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带来的理念上的积极改变,也是对过往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同时更是对经济转型的积极向往与支持。
本基金在报告期内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封闭式基金的转型。在期初当我们发现市场对成长性板块和品种的认同度超出我们此前判断时,我们快速调整了原有的操作计划,一方面为转型做准备,另一方面在有限的仓位中对持仓品种进行积极调整,主要以增持稳定增长型品种为主,而此阶段也契合了市场风格。基金转型后,由于对估值的畏惧,我们仍保持了转型前的投资风格,但此阶段市场对成长的理解有所不一致,对新行业、新空间、新模式更为偏好,在几何级膨胀的市场空间面前,竞争的不确定性风险变得次要。可以说这个阶段,我们自身的风格明显不适应市场,因此转型后的基金阶段性表现也不理想。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980元,2013年5月23日至2013年12月31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4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0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我们认为市场对宏观数据目标值的差异关注度在继续下降,相反当给出了政策底线后,市场越来越关注宏观数据的构成变化趋势,尽管有些改变将是缓慢的过程。我们认为在改革初期,三中全会公报等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转型信心,在此情况下,市场依旧会延续成长为主的风格特征。但转型初期的不确定性和摩擦,有可能令市场的波动性加剧。我们受到的挑战来自于自身投资风格与现实市场的差异,显然市场初期由于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判断,市场偏好已从关注稳定增长转向对成长速率更为推崇的阶段,即防御性进攻转向于进攻性防御的风格。而本基金投资风格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业结构差异,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存在即合理,我们对成长股选股中的某些坐标值可能需要做出阶段性的局部调整,轻资产型、复制性和爆发性等将成为选股新要素。
作为转型后的基金,下一阶段的操作将积极在消费服务相关的子行业或标的公司进行更为积极的品种选择。相较2013年对估值的挑战性,2014年对风险收益比的理解和挑战性更大。策略方面,由于预期市场某个阶段的波动性会由于预期差而加大,我们计划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利用机会降低组合行业和品种的集中度。而在具体品种的投资上,我们计划以稳定增长型品种为底仓,同时去更多挖掘新经济新行业中反应最为快速的公司,尽管未来这些公司未必都能成长为大公司,但快速反应正是选择这类公司最基本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