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时代,未来的超额收益或将从存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量”。所谓“新增量”,指的是自身需求拉动或政策引导支持,在社会经济中占比持续提升、增速高、空间大、市场未饱和、大小企业百花齐放的新兴行业。当前“新增量”比较重要的领域便是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大科创领域有望成为未来超额收益的主战场。
本基金前三季度保持较低仓位,在四季度对持仓进行了较大调整,持续提高了权益仓位,主要增持了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本基金A类净值增长率为-4.1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5%,低于业绩比较基准3.39%;本基金C类净值增长率为-4.1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5%,低于业绩比较基准3.4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2年,在宏观经济面上,两会确认GDP增长目标5.5%左右,体现了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预示后续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赤字叠加结转结余规模较大,今年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数据显示,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近9000亿元,接近占全年额度的四分之一,明显快于往年同期。
在证券市场面上,俄乌冲突后,近期市场再度大跌,最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大国对立下,对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中美监管冲突的担忧快速升温,导致中概股崩盘、港股大跌、外资大幅流出,进而冲击A股。针对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金融委会议均给出明确部署,有助提振市场信心。整体来看,内外部风险均在逐步缓和。最恐慌的时候正在过去,市场迎来阶段性修复窗口。科技成长已到底部区域,可以沿着业绩确定性强的光伏、风电、半导体等板块寻找机会,同时也可在底部区域,立足中期的景气趋势和盈利增速,自下而上寻找高质量成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