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2年1-4月,上海突发疫情、俄乌冲突叠加美国持续加息,A股市场出现一轮快速下跌。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依旧坚持之前判断,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时代,未来的超额收益有望从存量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量”。当前“新增量”的重要领域之一便是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有望成为未来超额收益的主战场。4-6月,市场随着疫情和海外冲击消退,出现一轮快速反弹。
纵观上半年,本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持股行业和个股比较集中。从行业层面看,主要配置新能源车、光伏、医药、半导体。从个股层面看,本基金主要配置科创板与创业板中具备高成长性的股票。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2年01月01日起至2022年06月30日,本基金A类净值增长率为-7.0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12%,低于业绩比较基准2.93%;本基金C类净值增长率为-7.0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12%,低于业绩比较基准2.94%。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7月以来,市场对行情持续性的担忧有所升温,地产链和消费类行业跌幅较大,源于对基本面的担忧,关键仍在地产。地产及相关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接近1/3。7月停贷事件导致居民购房意愿转弱,地产销售数据大幅下滑。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对“停贷”事件做出了回应,随着具体政策措施出台,实现保交楼,稳定市场预期和购房者情绪,推动地产销售见底企稳。
我们认为当前不存在系统性风险:首先,“宽货币”仍在继续。当前各期限shibor代表的市场利率均处在历史低位,近期国债利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其次,各类“稳增长”政策也将持续落地、加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等政策效能释放还有相当大空间,当前市场应当更加注重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