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以新能源、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产业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5G为代表的产业革新更是见证了中国科技从追赶到领先的跨越。往后看,在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强、社会氛围热情高涨、积累成果不断显现的情况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将不断增强,并为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投资离不开时代背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时代,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机会较大。
报告期内,本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持股行业和个股比较集中。从行业层面看,主要配置光伏、储能、半导体等方向。从个股层面看,本基金主要配置科创板与创业板中具备高成长性的股票。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2023年01月01日起至2023年06月30日,本基金A类净值增长率为-5.6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4%,低于业绩比较基准5.87%;本基金C类净值增长率为-5.6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4%,低于业绩比较基准5.8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指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在政策应对上强调“用好政策空间”。除此之外,本次会议还在房地产、资本市场、国民企发展、就业等多个领域回应市场关切。例如继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在就业方面,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与此同时,本次会议继2022年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再度提及资本市场,另外在房地产领域指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指出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当前市场估值已计入较多悲观预期,呈现部分偏底部特征。伴随着上述政策逐步落地,下半年A股盈利增速有望好于上半年。市场中期机会大于风险,对A股后市表现应该积极乐观。
大盘、价值风格与总量经济相关度高,宏观弱复苏的基本面很难给大盘价值带来业绩弹性,估值端也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扰动。考虑到政策对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着力更大,在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等产业政策密集落地的背景下,TMT、高端制造等成长赛道的业绩确定性相对更加突出,预计将成为全年市场的优势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