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我们在2022年四季报中写到: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进入复苏周期,我们认为GDP增速目标5%左右,而欧美的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迹象初显,中国经济的增速比较优势明显,A股和港股的配置优势显著提升;对大盘以及经济贝塔的方向(白酒代表的大消费、大金融、港股等),2023年还是小幅震荡上行的判断。我们预计2023年伊始稳增长政策依然层出不穷,但是也不能预期“强刺激”,整体而言:我个人认为年初政策发力方向围绕地产和消费(包括汽车)。
决定2023年全年行情的关键是国内经济的复苏幅度,以及海外通胀的回落程度。特别地,美联储加息的尾声以及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增大后,若美债利率趋势性下行,则全球成长股都将迎来反弹。
此外,我们认为二十大的报告中多次提到安全,“大安全”主线仍然是贯穿中期的重要主线。
年初我们对经济复苏力度较为乐观,配置思路围绕经济复苏和安全展开,我们配置的复苏行业包括消费、汽车产业链、房地产产业链、电力和部分有色品种,安全品种主要是计算机和军工。春节后我们逐步减仓顺周期类标的,加仓科技股。
2023年上半年市场的变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春节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强度进行了修正;二是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和相关应用快速发展;三是外部美联储加息预期起伏波动。上半年这些因素有利于科技股的表现。AI、中特估的上涨,主要体现在估值层面。春节后,经济高频数据逐步走弱,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强度开始重新定价,且央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尚未改变,股市整体剩余流动性充足,工业企业利润仍在寻底过程中,在大部分股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拔估值”行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大家看到了AI应用的无限潜力,“中特估”行情也让市场对央国企未来经营治理上的显著改善有了明确期待,而一些优秀的央国企本身估值较低,分红确定性高,“类债”属性也令其在经济趋弱的环境下具有显著比较优势,自然这两个板块便成为了“拔估值”行情中的主力军。
自上而下看,后续其板块性行情延续性首先取决于经济弱复苏的状态能否延续,经济复苏的强度将从股市剩余流动性和行业比较优势两方面影响“拔估值”行情。
自下而上看,中国AI大模型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的优势从来都在于技术应用的落地,未来在此过程中,AI板块肯定能跑出数个赢家,我们可以在行业格局更加清晰的时候去参与,其确定性必将更高。
科技是我们2023年重点配置的板块之一。2022年科技板块跌幅较大,基本面的原因是2022年半导体进入景气下行周期;国内的入境政策影响了很多厂商新产品在大陆的产品落地;能源价格一路向上,挤压了居民消费中如电子等可选消费品的比例。估值端的原因是中美科技战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发酵;美联储加息的超预期影响估值端;机构大票表现普遍较差,21年四季度半导体机构持仓创历史新高。这些不利的因素在2023年都进入反转之年。
我们配置科技板块关注如下几个细分方向:
顺周期类标的,以半导体设计类标的为主,聚焦从库存周期拐点到需求创新增量;
安全角度,科技制裁背景下加速构建底层安全内外循环产业链;
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如人工智能、元宇宙等。
回顾2023年的操作,我们年初对经济的复苏过于乐观,且对美国通胀的回落也过于乐观,一季度末减持顺周期和消费类的标的不够坚决,对于AI标的的操作也没有十分理想,7月政治局会议释放明确稳增长信号后,我们又加仓部分稳增长类标的,使得组合趋向均衡,10月底后再度增配科技股。从持仓风格上,我们持有大盘蓝筹标的为主,在外资大幅流出的背景下,也很难获取绝对收益。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2.293元,累计净值为2.293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5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8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年四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政策的取向较为明确,相较于2023年未发生重大转变,但在具体方式上出现了变化。在会议召开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政策层面对明年经济增长的诉求是否更强?是否会出台较大力度的刺激政策?本次会议基本上明确回答这两个问题——稳增长诉求边际加强,但不会强刺激。会议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与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异曲同工。在部署工作要求的内容中,会议明确提出“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相比去年底会议,展现出来对经济增长诉求的紧迫性。同时,会议强调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并未放松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在会议提到的9个重点工作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可能意味着政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力将进一步加强),而作为去年底会议中位于首位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2023年放在了第二位。,我们非常看好下阶段科技股的行情:全球半导体周期进入尾声,我们认为2024年全球半导体周期和国产替代进展以及以人工智能,元宇宙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将迎来三者的向上共振。从产业趋势角度,我们认为2024年也必定是异彩纷呈的一年,智能手机新机陆续上市,人工智能硬件终和新应用端陆续亮相,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元宇宙设备和精彩内容,智能陆续发布,智能驾驶的普及等等事件,都将为科技板块带来连续不断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