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56bp,下行幅度为2003年以来第二大年份,季末收益率也靠近历史最低点。国开和国债利差进一步压缩。以十年期为例,一季度国开和国债利差收缩8bp。目前十年国开和国债利差36bp,靠近历史1/4分位数。其次,国开与非国开方面,利差也略微缩小,比2019年底缩小7bp。
全球疫情爆发也导致全球主要资产价格剧震。海外美股四次向下熔断,下跌幅度较大,油价和商品等风险资产暴跌,同时美元流动性危机传染避险资产。美国信用利差迅速走高,但低于次贷危机。
2020年2季度,在疫情影响下,宏观基本面大概率在2季度见底。因此,导致2季度一系列宏观变量和市场价格出现拐点。PMI指数在1季度触底后,随后经济环比出现回升,PMI指数也持续位于50以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等数据也先后在1季度末见底,2季度在国内疫情边际好转带来的复工复产背景下,各项宏观指标表现出温和恢复,部分指标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2020年3季度,整体债券市场表现疲弱,收益率震荡向上,短端表现优于长端,趋势上仍处在弱势。基本面角度,宏观、中观基本面在2季度出现拐点,3季度进一步出现改善迹象。PMI方面,新订单等反应需求的指标持续改善。PPI指数也进一步反弹,这些指标都预示着经济正在逐步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消费方面,恢复速度虽然较工业生产的恢复速度慢,但消费增速仍然在8月转正。金融数据方面,M2增速告别高增速,自7月开始缓慢下降,但社融增速仍高,社融-M2指标在3季度不断扩大,对债券市场始终构成压力。
2020年4季度,债券收益率呈现先上后下态势。债市由暴跌向阴跌切换,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近16bp后回落。基本面角度看,各项经济指标在4季度继续缓慢回升,融资、投资、生产等活动继续向好,通胀整体在可控水平。基本面对债券市场整体中性偏空。4季度市场主要跟随政策预期变化,货币政策从中性转为短期宽松。12月后政策的边际宽松带动了收益率出现下行,但从长期看,政策"不急转弯"不等于"不转弯",因此观察货币政策的视角还是应该采取中性视角。
全年来看,债券市场的走势形态与基本面走势大致吻合。我们在1-2季度保持较高久期,在5月以后逐步缩短久期,下半年整体保持短久期以及高流动性的灵活策略。根据期限利差调整组合仓位,维持组合流动性的同时保持组合收益稳定。权益方面,全年权益市场走势基本与宏观基本面吻合,在疫情之后主要指数逐步上涨,期间在医药、消费、新能源等板块呈现轮动态势,本基金全年较为积极地参与权益市场,在行业配置上相对均衡。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财通可转债债券A基金份额净值为1.0815元;自2020年10月2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0%。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财通可转债债券C基金份额净值为1.1458元;自2020年10月2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1年为全球确定性复苏一年,基数效应导致同比高,因此更应关注环比变化。国内经济前高后低,新兴经济体有可能增速逐渐抬升。从国内看,投资或将继续回升,主要是确定性较强的制造业带动,基建预计比较平稳,房地产投资或将回落,出口增速高位下行,但增速依然受益于全球共振可期。消费在需求侧管理和双循环下,可圈可点处较多。政策角度来看,在政策不转急弯的前提下,财政需要休养生息,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可能性较大,整体不会过宽,但也不会过紧,央行或将精准把握节奏,资金面中枢或上移。社融增速下行的幅度或低于预期。通胀方面,上半年压力不大,下半年看基本面恢复情况和输入性拉动。
整体看,2021年债市取决于基本面的环比修复情况,整体压力不大,但若新一轮周期出现,政策的退出也将随之而至;把握交易性行情的同时,需更加关注经济环比走势和央行政策变化导致的预期差。对债券市场来说,保持中等久期,获取稳定票息回报的策略将更为占优。权益方面,未来1-2个季度整体市场仍可能保持较高的风险偏好,重点关注周期、消费、医药、科技等板块,同时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把握周期板块投资机会,增厚组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