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基本面方面,2024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季度开局良好,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国内需求不足等影响,二季度、三季度经济运行压力加大。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重大部署,有效提升了信心、改善了预期,制造业PMI从2024年10月开始重回景气区间,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全年看,2024年工业生产增势较好,服务业持续增长,尤其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以旧换新政策等推动下,社会整体消费回升。在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的拉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货物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小幅上涨。
政策方面,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各部委陆续出台相关政策,11月8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方案,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并首次明确要“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9月以来监管层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支持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26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住股市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信号的密集释放,有望提振股票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
资金面方面,在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思路下,2024年的流动性环境整体维持均衡平稳。一季度政府债供给压力可控,信贷投放平稳修复,叠加大行资金融出较为充裕,资金面整体维持均衡态势。2024年1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预期向市场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呵护节前流动性平稳。在跨季扰动下,月末资金利率中枢有所上移,波动幅度加大,流动性分层有所显现。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有限,信贷投放也较为平稳,央行在跨季节点加大公开市场投放操作,流动性分层现象并不显著,资金面整体维持均衡。三季度政府债券供给有所增加,央行买卖国债正式进入实操阶段,国债买卖操作更为灵活,央行可以更精细化地调节市场流动性。2024年9月27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叠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体现了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四季度2万亿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专项债开始发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国债买卖操作等方式,保持了流动性的整体平稳,但临近年底资金面波动有所加大,流动性分层现行也有显现。
操作方面,本基金采用指数增强的配置策略,2024年主要通过红利类资产进行增强,实现了较好的增强效果。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财通可转债债券A基金份额净值为0.9639元,本报告期内,该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7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96%;截至本报告期末,财通可转债债券C基金份额净值为1.0051元,本报告期内,该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96%。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政策着力点可能会重点改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足的堵点,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消费补贴等方式提振社会消费;通过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扩大公共投资支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拉动制造业投资,通过稳定楼市减少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随着宏观政策加力实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计能保持向好的势头,物价指数也有望温和回升。
我们认为2025年利率中枢或将继续下移,但一揽子政策推出后经济尾部风险大为降低,利率债赔率有所降低。2025年消费投资可能温和回暖,出口不确定性增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降准降息和央行买入国债有望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居民企业资金或将转入资管产品,维持机构配置需求强度。在经济显著改善和货币政策转向之前,债市或可保持乐观。
权益方面,低波红利资产配置价值仍然显著,有望能够对转债指数实现比较好的增强作用。AI产业趋势逐步形成,有望与红利类资产形成2025年的双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