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3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窄幅震荡。一季度,市场反复博弈宏观经济的复苏强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在海外ChatGPT的引领下,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对大模型进行研发,AI相关的行业出现了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新能源等行业虽然基本面较好,但是市场担心行业空间的“天花板”,持续走低,“跷跷板”效应非常明显。随着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宏观经济“弱复苏”成为市场共识。同时,因为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货币环境相对宽松,二季度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出板块轮动的特征。
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下跌0.75%,中小100指数下跌1.84%,创业板指数下跌5.61%。当前,宽基指数估值处于过去五年较低水平,但是结构差异非常明显,金融、地产、周期等行业的估值处于较低位置,而TMT等行业的估值则位于历史较高水平。
一季度期间,本基金适当减少了部分强β的权益资产,增持了部分港股中具有安全边际的高股息公用事业股。当美债收益率随着“硅谷银行”事件见顶后,本基金逐步提高了港股中估值合适的AI标的和A股中的中小盘成长标的的配置。二季度期间,随着市场的调整,本基金重点加配了非银行金融、光伏、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等细分行业龙头。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28%,C类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未来,当前市场底部特征较为明显。宏观经济数据边际好转,汇率经历快速下跌后也已企稳,沪深两市成交量也已处于历史相对较低的水平。海外数据略超预期。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超预期,显示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明显提高。
我们认为,未来国内经济将呈现出向上的趋势,而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在降低。当前A股市盈率、十年国债利率、换手率等部分指标显现偏底部特征,我们对资本市场并不悲观。
从行业角度分析,我们看好电力、光伏、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投资机会。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与电网调度和下游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这是未来2到3年内需要持续关注的方向。同时,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不断迭代,未来AI、人形机器人等方向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